
到底是谁给了澳大利亚勇气,敢把侦察机开到中国西沙领空附近还倒打一耙?10 月 19 日,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一架 P-8A “海神” 巡逻机跑到南海搞所谓 “演练”,结果被解放军战机教做人后安全杠杆炒股,居然哭哭啼啼抱怨中方战机 “不安全操作”。这套恶人先告状的戏码,演得真是越来越熟练了。

先来看看澳方的说法 —— 他们声称中国战机在澳巡逻机近距离范围内释放了干扰弹,指责这是 “不安全和不专业的动作”。但故意隐瞒了一个最关键的事实:他们的军机当时正在中国西沙领空附近进行挑衅活动!这就好比一个小偷翻墙闯进你家院子,被你家的狗吓跑了,反而报警说你的狗吓到他了。
南部战区发言人李健大校把话说得再明白不过:我军是依法依规进行跟踪监视、有力反制并警告驱离。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:咱们的操作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内法,既专业又克制,该做的都做了,不该做的一点没多做。
外交部的回应更是精彩 ——“不了解相关情况”。这六个字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:澳方这种无端指责和恶意炒作,根本不值得正经回应。就像是你走在路上被蚊子叮了一口,难道还要专门开新闻发布会解释为什么拍死它吗?
澳大利亚的 P-8A “海神” 可不是什么善茬。这款基于波音 737 客机改装的反潜巡逻机,能够携带鱼雷、导弹和深水炸弹,续航时间超过 10 小时,作战半径高达 2000 公里。它大老远从澳大利亚跑到南海,绝对不是为了观光旅游那么简单。
这已经不是澳大利亚第一次在南海刷存在感了。去年 2 月,澳方就炒作类似事件,声称一架 P-8A 被中国军舰用激光照射。每次都是同样的套路:先派军机抵近侦察,然后在中方反制后倒打一耙,接着西方媒体一拥而上炒作 “中国威胁论”。

但今时不同往日。解放军战机的应对方式明显升级了 —— 从以往的跟踪监视、语音警告,到现在直接使用干扰弹这种强硬手段。这说明中方对这类挑衅行为的容忍度正在降低,反制措施也越来越多样化。
干扰弹是什么概念?这是战机在面临导弹威胁时的标准防御手段,通过释放炽热碎片干扰敌方红外制导导弹。中方战机在澳军机附近释放干扰弹,很可能是因为澳机做出了具有威胁性的飞行动作,这是完全合理的自卫行为。
澳大利亚应该好好想想,为什么总喜欢跟着美国到南海挑事?从地理上看,澳洲距离南海有 3000 多公里,比距离新西兰还远。这么积极地跑到别人家门口搞 “自由航行”,到底安的什么心?
数据显示,澳大利亚军机近年来在南海活动的频率明显增加。仅 2022 年,澳方就出动军机在南海执行了数十次所谓 “监视任务”。这种打着 “自由航行” 旗号的军事挑衅行为,已经成为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。
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:坚持通过双边谈判和平解决争端,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介入。中方始终是南海和平稳定的维护者,这一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认可。
回过头来看,澳大利亚的这场闹剧更像是一场政治作秀。国内民众可能会问:为什么政府要花费纳税人巨额资金,把军机派到几千公里外去挑衅?或许他们更需要关注的是:为什么澳洲军队的侦察机总是能被中方 “不安全地” 拦截到?

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:朋友来了有好酒,豺狼来了有猎枪。如果澳方继续这种不负责任的挑衅行为安全杠杆炒股,那么等待他们的恐怕就不只是干扰弹这么简单了。毕竟,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上,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决心和能力从来都不需要怀疑。
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