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晚报.齐鲁壹点陈甜田通讯员马珍珍张光学
2025年5月22日,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召开9S精益管理启动大会。9S精益管理即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、安全、节约、服务、满意,将企业成熟管理理念深度融入医疗服务场景,这既是顺应国家政策要求的必然之举,也是满足患者多元需求、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。
会上,滨医附院党委书记王东强调,开展“9S”精益管理工作是医院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关键举措,他要求,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、明确目标,通过加强组织领导、强化宣传培训、注重细节管理、加强协同配合及严格督导考核五项举措,切实把“9S”精益管理工作做细做实,推动医疗服务质量、患者满意度与运营效能同步提升,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。
落地攻坚:从理念到实践,锚定痛点
9s精益管理启动,滨医附院副院长徐宁与滨医附院神经外科主任刘鹏飞签署责任状。
谈及引入9S管理的初衷,滨医附院副院长徐宁表示,这既是响应国家医院标准化建设的政策要求,也是破解行业痛点、满足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。“当前医疗行业对规范化、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,而患者对就医体验的期待已从单纯的技术保障,延伸到环境舒适度、流程便捷性等细节。在9S精益管理落地实践的过程中,不断自我审视,我们也能发现自身存在的其他问题,在持续优化的过程中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。”
9S精益管理的宗旨是“改造环境”:区分必要与不必要的物品,“断舍离”减少空间占用,有序摆放物品,定期清洁工作环境。滨医附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秦承伟介绍,相关工作都是医护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加班完成的,9S精益管理打破原有秩序进行环境重塑,前期医护人员需要适应新环境,这需要一个必经过程。
护士站台面物品减少,护理质量提升
“在推进9S管理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‘物资积压难处理’另一大难点和痛点。”秦承伟表示,通过精准施策、分类处置,不仅让闲置资源“活”起来,更以空间“减负”为安全管理加码。
秦承伟介绍,部分区域因长期积累,堆放了大量利用率低的物资,医护人员虽明知其“用处不大”,却因担心“未来需用时申领麻烦”而迟迟不愿处理,导致空间被挤占、管理成本增加。为打破这一僵局,从实际需求出发,对有使用价值的物资,主动协调至有紧急需求的科室或部门,实现跨区域资源流转,让闲置物资“物尽其用”;对确无保留必要的物品,则集中归集、统一存放,待后续研究制定规范处置方案,稳步推进“断舍离”。
经过梳理,有效空间逐步释放。不仅让环境焕然一新,更从源头减少了安全隐患。闲置物品的处理既是对9S精益管理中“整理(Seiri)”“安全(Safety)”要素的深入实践,也为后续工作树立了“高效、有序、安全”的示范标杆。
小到桌面上的鼠标、水杯,大到仓储管理体系、公共区域布局等,滨医附院以点带面推动9S精益管理向纵深发展,以小见大,从环境到心理,让9S精益管理成为常态。秦承伟表示:“经过6个月的习惯养成期,环境就会反过来培育人,这就是‘环境育人’。”
成效初显:9S精益管理滨医化,由表及里
“当全员形成‘环境育人’的共识,规范会是无需提醒的自觉,9S就不再是管理工具,而会沉淀为医院的文化基因。”徐宁说,这场管理变革,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,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。
如今,9S精益管理的成效已逐步显现。滨医附院护理部主任张芳表示,职工已经从开始的‘嫌麻烦’尝到‘甜头’,9S的“整理”(Seiri)让护理单元焕然一新——清除多年积压的冗余物品后,治疗室空间利用率提升,护士取用耗材时间缩短。9S的“整顿”(Seiton)让常用物品有序定位——诊室、病房环境整洁规范标识清晰易懂,患者打水、如厕无需四处询问,大家纷纷反馈“进科室就像回家一样舒心”。“愉悦的工作状态直接提升了服务热情。医护人员找器械的时间少了,协作效率更高了,最终达到9S精益管理的终极目标——‘职工患者双满意’。”
护士站台面物品减少,护理质量提升
9S精益管理在滨医附院的推进过程中,并未简单照搬“一刀切”的标准执行模式,而是针对医院现有条件做了适应性调整,对于院内已有的一、二、三级标识标牌等设施,医院创新采用“旧物改造”思路。秦承伟介绍,通过覆膜更新标识内容、调整安装位置等方式,对现有标牌进行优化升级,而非全部推倒重来。“这一做法避免了重复投入造成的浪费,让规范化管理在低成本前提下稳步推进,这也践行了9S中的‘节约’(Saving)要素。”
抢救设备外移,抢救效率提升
9S不是机械执行,而是通过标准化重塑医疗行为基因,在9S精益管理“滨医化”的道路上,医护人员通过流程诊断,找到抢救生命的最优路径。
“9S管理的理念里,不会有太细致的硬性要求,比如规定这里必须放什么、那里必须放什么。它的核心是优化流程,9个S各有侧重。在推进过程中,可能会发现流程中的问题。在验收第二批时,我发现心内科因为抢救病人多,就根据科室特点,把抢救设备、抢救车、出诊仪从原来的治疗室挪到了护士站。”张芳说,经过抢救动线分析和时间数据验证,抢救患者的时间提前了5秒,心脏骤停抢救中,推设备每快1秒,患者存活率就多一分。
这些细微变化,正是滨医附院管理升级的生动注释。
久久为功:建立长效机制,不断回头看
滨医附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王玉玖在9S精益管理启动大会强调,全院职工要提高站位,凝聚共识,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医院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,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,通过强化全员培训、精准细节管理、建立长效机制等方式,全面激活医院管理效能。
“9S管理最怕‘一阵风’,维持比打造更难,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。”秦承伟介绍,目前医院正要验收第三批,启动第四批,在全面推进9S精益管理管理的过程中要“不断回头看”,建立“红牌警告”动态监督机制,每个科室设立一名9S管理专员,定期巡查、限期整改;将考核与文化渗透结合,让规范从“形式”内化为“素养”。
“9S”精益管理工作的全面启动,是滨医附院推进“医院质量提升年”行动的重要举措。滨医附院将以此为切入点,以质量安全为核心,持续优化服务流程,创新管理模式,努力建设让患者满意、社会认可的高水平医院10倍股票配资,为推进健康山东建设、服务区域百姓健康贡献滨医力量。
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